逐“綠”前行 探尋生態之美

來源: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發布時間:2023-09-20 查看數:0

鹽城是一座濕地上誕生的城市,是世界自然遺產地城市,兼具濕地、海洋、森林三大生態系統,擁有長三角最大的綠肺、最好的空氣、最多的珍稀鳥類。為了持續擦亮綠色生態名片,守護獨特的生態家底,這些年,鹽城持續開展生態修復工程,提高生態系統質量,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。

小青腳鷸是全世界最瀕危的一種鷸類(候鳥)之一,由于數量稀少,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。十年前鳥類專家預計小青腳鷸數量不到1000只,從2021年記錄的1164只起,鹽城小青腳鷸種群數量已連續三年突破學界預估,是目前為止全球記錄到小青腳鷸的最高種群數量。

資深觀鳥員 李東明:“我們團隊在我身后這一片720畝高潮位鳥類棲息地,數到了小青腳鷸1400多,再加上我們還有另外一個點是數了100多,加起來總數是數上了1560只小青腳鷸,這個是創下了這幾年來最高最新的一個記錄?!?/span>

截止2023年5月,條子泥已經記錄到鳥類種數達412種,數字躍動的背后印證了條子泥近年來加強濕地修復,切實保護好候鳥遷飛通道和濕地生態環境取得的實打實的成效。

資深觀鳥員 李東明:“咱們地方政府做了好多的工作,包括里面的除草,包括水位的高低,做了大量的工作,所以說能吸引大批大批的鳥,在高潮位來這里停歇?!?/span>

初秋的九龍口湖清水綠,魚鳥歡歌。游客漫步荷花漫,縷縷香沁人心脾,嬌艷的荷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,體驗閑適的鄉村休閑游。

市民 劉子琦:“走到荷花漫這邊就是覺得空氣特別清新,景色特別美麗,和家里人一起過來游玩的話,整個人的身心都可以放松下來?!?/span>

九龍口濕地是我國現存最為完好的澙湖型原生態濕地,也是里下河地區重要的匯水、過水和行洪通道。擁有原生態濕地植被3000多公頃的九龍口已成功建立了東方白鸛繁殖種群,現在的建湖已然成為“東方白鸛的故鄉”。

九龍口旅游度假區濕地保護科科員 孫燦:“我們大力實施退圩還濕、退漁還蕩,將所有圩堤平整與灘面相平,恢復濕地原貌,累計收儲塘口100多個,共2萬多畝;全面整治濕地水環境,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實施濕地水系疏通工程,分年度對九條骨干河道全面清淤;同時加快推進杉林大澤項目,近年來累計栽植各類杉苗和耐濕適生喬木兩萬余株?!?/span>

責任編輯:朱潔

分享到:

版權和免責聲明:

凡注明“來源:“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智慧鹽城客戶端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該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除原創作品外,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、圖片、視頻及音樂屬于原權利人所有。因客觀原因,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,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,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,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,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。聯系方式:0515-88436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