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賦能 “風”“光”迤邐

來源: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發布時間:2023-09-20 查看數:0

作為“風光”名城,鹽城全面踐行“四個革命、一個合作”能源安全戰略,以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為總抓手,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,積極推進低(零)碳產業園建設,加速構建“風光火氣氫”一體化能源開發利用格局,推動能耗“雙控”逐步轉向碳排放“雙控”,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作出鹽城貢獻。

綠色,不僅是鹽城的生態優勢,也是鹽城的經濟紅利。走進射陽港零碳產業園區的亨通集團,正在下線的海底電纜即將裝車。作為全球光纖通信前三強的企業,目前,集團投資38億元建設的海能項目一期已竣工,全部投產后可年產海底電纜900千米,中、高壓路纜2500千米。

江蘇亨通海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 宋程成:“一期海纜及中高壓陸纜建成投產的基礎上,再追加20億元投資,計劃四季度開工建設年產125千米臍帶纜及50萬千瓦新型共享儲能電站項目?!?/p>

“綠色”的種子在這里播撒,低碳之“筆”在這里擘畫。作為全市首批首家零碳產業園區試點——射陽港零碳產業園區在“雙碳”目標引領下,明確以零碳產業為“內核”、數字技術為“底座”、產城融合為“架構”的建設路徑,聚焦工業節能降碳、零碳能源供給、碳匯能力提升、能碳協同管理、應用場景布局等五個重點領域,扎實做好能源降碳、產業零碳、生態固碳三篇文章,致力打造綠電應用示范地、綠色產業集聚地、綠色標準策源地。

“高”“新”發展初見成效,點“綠”成金已然成為現實。鹽城光照條件充足,全年光照時間平均在2280小時左右。鹽城將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競爭優勢,集中了天合光能、協鑫、阿特斯等一批全球領先的光伏企業,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光伏產業集群,成為光伏智能制造應用的示范基地。

天合儲能科技(鹽城大豐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 周揚:“我們項目從2023年的3月份開始基建,現在目前土建已經在收尾工作,現在目前我們的暖通已經在施工中,預計到今年的11月份我們生產的設備會進廠,預計2024年的第二季度開始量產。我們一期全部投產建成后預計年開票銷售100億元?!?/p>

在“好風景”里布局“新經濟”,作為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、長三角地區首個“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”——鹽城科學有序推動綠電資源系統化、規?;?、集中化開發,已集聚國家能源、華電、國電投等新能源開發央企。截至2023年8月底,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42.53萬千瓦(其中風電947.73萬千瓦、光伏358.77萬千瓦),總裝機、風電裝機、光伏裝機規模分別占全省22.51%、41.56%、10.81%,規模均列全省第一。

聚焦“雙碳”目標、緊扣“低碳”發展、引領“零碳”未來,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低(零)碳產業園建設,重點在“三創、四進、五化”上下功夫,打造綠色低碳發展“鹽城范例”。力爭到2025年鹽城將有3-5個低(零)碳園區初顯形態,到2030年,全市高標準建設低(零)碳園區實現縣域全覆蓋,園區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力爭達到90%。

責任編輯:單丹

分享到:

版權和免責聲明:

凡注明“來源:“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智慧鹽城客戶端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該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除原創作品外,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、圖片、視頻及音樂屬于原權利人所有。因客觀原因,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,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,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,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,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。聯系方式:0515-88436022